教学督导通报
2021-2022 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期
按照学院疫情防控统一部署,本学期第11周学院继续线上教学,自第12周起恢复线下授课。第11-14周阶段,质量管理办公室三位同志与九位院级教学督导员通过听课(线上听课21人次、现场听课52人次,共计73人次)结合调阅课程资料和交流访谈的形式开展了本阶段督导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教学基本情况
(一)线上线下有序调整
各系部基于本学期两阶段线上教学实践经验,持续有效开展线上教学。在学院疫情防控统一部署下,及时恢复线下教学,有序调整相关工作。如:电气与动力工程系于复课前统一组织线上学习质量检测,任课教师准确及时掌握学情,做好学情分析,找准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的实际落点和课程标准要求之间的差距。复课后,要求各科教师归类整合线上授课内容,丰富网络教学资源,继续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发挥网络教学对线下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同时,加强集体教研,总结线上教学得失,交流线上教学过程中的优秀教法、学法。对于线上学习遗存的缺漏和线上无法完成的实操内容,通过实训课加大学生动手操作内容,集中突破,保障实训任务完成。线上线下做到科学过渡,无缝衔接。
(二)迎检自查集体“研”“磨”
结合教务处组织的校内专业剖析和集中说课工作,各系部紧抓迎接省厅教学和管理检查时机,进行专题调度,通过展开系部自查、听评课、集中研讨、集体磨课,解决教学与管理问题,详细制定应对策略,责任到人,落实解决方案,推进专业和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如:现代商务系在迎检自查阶段,系部教学督导对所有教师全员覆盖式听课、科级干部重点关注青年教师课堂、教研室主任交叉进入各专业的教师课堂。通过听教师授课、看学生出勤,评教师备课,查阅教学资料,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基础教学部通过教师“人人过关”说课活动、召开教学督导会议部署督导听课全覆盖。文化创意系组织各教研室进行说课汇报、集体磨课、教学资料的抽检与自查等活动理顺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架构。旅游管理系从教学、科研、育人和其他四个方面提出教师“四三二一”能力提升工程,多措并举打好教学“组合拳”,促进教师全方位发展,力保教学扎实有效开展。
(三)职教活动促教促学
各系部结合专业教学实际通过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系列技能竞赛、展示和分享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崇尚技能、知行合一的专业热情,既检验了教学水平也起到了促学督教的积极作用。如:烹饪与营养系鼓励并大力支持师生参加教师技艺展示和师生同台献艺,参与人次达200余人,营造了“学以致用,技能成才”的良好氛围,以师生同台技艺展示作为检验和激励教学质量的手段,全面提升教师的创新教学素质和技能综合水平。
电气与动力工程系的夏季汽车专项检查、汽车美容养护、文化创意系的手工作品集市、美甲美睫手部护理服务、现代商务系电商爆款商品、直播带货创意集市开拓了学生创新眼界、激发了学生创业信心、燃起了学生服务社会的热情。
旅行与康养管理系、智能制造工程系、旅游管理系立足专业教学,各专业教研室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核心技能比赛和展演,筑牢学生专业基本功,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奠定高质量教学根基。
(四)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本学期经过两阶段网课和迎检自查,多数教师能够较熟练地运用学习通、腾讯会议等学习平台和音频、视频、课件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提高了教学效果。许多教师表现出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方法多样化的特点,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涌现出许多高质量课程。
在专业理论课程中表现突出的有:旅游管理系李冉老师的《导游词撰写与讲解》,课程设计新颖,教学结构合理,突出学生团队合作和专业能力培养,思政内容与专业素质养成融合,岗课赛证融通,深得学生喜爱。现代商务系刘程程老师的《色彩搭配》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等促使学生能力得到循序渐进地提升;课堂上及时引入企业评价环节,达成教学目标和企业培养目标统一。旅行与康养管理系李炳建老师的《老人膳食营养保健》,授课内容深入浅出,符合学生特点;授课有亲和力,师生互动良好,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效果较好。
专业实训课程中表现突出的有:烹饪营养系陈俊老师的《烹调实讲》,灵活运用多种技法演示操作过程,展示了专业教师娴熟的基本功和专业素养,学生感受直观,课堂效果好。智能制造工程系窦美宁老师在实训车间采用理实一体化授课方式,将授课重、难点及操作安全规程巧妙融入学习任务,并将“课程思政”元素、“大国工匠”精神有机贯穿于教学;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通过团队合作、小组竞争、分组评价等环节,掌握知识和技能;师生互动频繁,学生学习积极踊跃,充分体现了一名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堂把控能力。
基础理论课程中表现突出的有:刘闰平老师的世界历史课,教学基本功扎实,板书工整漂亮,授课思路清晰,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明确,课程设计合理,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将课程的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融为一体。于俊杰老师的语文课,课程准备充分,课件制作精美,从“奇、新、人”三个角度揭开红楼之谜,分析人物和典型情节,引人入胜;授课语言华丽流畅,令人赏心悦目;课中能适时融入学生专业要求,并通过课堂检测检验学习效果。于立夏老师的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采用项目教学法,运用自制的小道具盘活课堂;课程教学能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表现出教师应有的课堂驾驭能力。
(五)课程资料基本齐全
本阶段继续调阅检查了32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书、教案、授课课件、作业、实验实训报告、过程性考核记录和教研活动记录。从检查的结果看,绝大多数课程已制定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完整,均有教案撰写和课件制作,部分教师在迎检自查中不断完善教学资料,丰富课程教学资源,为提升教学质量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二、问题与不足
(一)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升
个别教师课程设计缺少认真严谨,课程框架不够清晰、课程资源不够丰富;授课重点不够突出,不能体现教学内容的逻辑关联;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松散,容量较小;个别实操课讲授与训练稍显脱节,学生对实操要领掌握不深不透,训练较随意;思政元素挖掘不足。
(二)学生课堂状态松散
线上教学学习环境相对宽松,部分学生存在登陆不学习的“假学习”现象。网课后期,学生学习专注度明显下降,学习自主性不强。恢复线下课程后,学生依旧停留在居家的懒散状态,对线下课程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和约束力,主要表现有上课犯困、玩手机、睡觉等现象。
(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未做到有机统一
个别教师授课教学方法略显单一,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课堂大多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的主体意识仅仅通过简单的课堂提问来完成,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教学缺少学习任务或项目设计,甚至是讲授法一贯到底,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课程资料储备尚需完善
从课程资料检查中发现,各门课程作业量总体较小,作业设计水平参差不齐。考核方式单一,个别课程缺少过程性考核。部分课程资源匮乏,内容单调。
(五)教研活动质量提升空间大
有的教研活动尚未真正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布置工作多、专业教研少,推进专业建设、开展教学研讨、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附件:1.教学督导听评课记录表
第四期第11-14周教学督导听评课记录表.docx
2.教学督导课程资料检查记录
质量管理办公室
2022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