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常态化建设,培育绿色校园文化品牌,现面向全校征集垃圾分类创新解决方案。大赛聚焦矿泉水瓶智能化回收场景,以创意驱动校园生态变革,优秀方案将由学校专项经费支持落地实施,打造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案例。
一、征集对象
面向全校师生(可个人或组队参赛,团队人数≤5人,鼓励跨系组队)。
二、设计要求
1.主题聚焦
紧扣“精准分类+资源再生”核心,提出针对矿泉水瓶、饮料瓶的回收模式创新方案,包括但不限于:
技术装置类:智能分类设备、交互式回收装置、物联网监测系统等;
运营策略类:激励制度设计(如积分兑换体系)、行为引导机制(如游戏化宣传方案)。
2.成果形式
图文方案书:PDF格式,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痛点分析与数据支撑(参考附件《校园塑料瓶回收现状白皮书》);
设计方案详述(技术类需工程图纸+3D模型截图,运营类需流程图+预算表);
预期成效(减碳量测算、推广可行性评估);
展示附件:可附加视频动画(≤3分钟)、实物模型照片。
三、提交要求
1.提交材料
电子材料:方案书(PDF)、设计图(JPG/AI/3DM)
实物材料:若提交模型,需额外录制30秒功能演示视频。
2.提交方式
邮件标题:“垃圾分类创意设计与实践-负责人姓名-系名称”;并发送至邮箱:785928615@qq.com。截止时间:2025年4月15日。
四、评选与奖励
1.评选机制
初评(权重40%):由学生工作处组织专家审核方案可行性;
路演终评(权重60%):根据初评情况,遴选出部分参赛作品进行现场答辩(需制作PPT/实物模型演示)。
2.成果转化
获奖方案经优化落地实施后,专利权归学校,植入校园垃圾分类系统,冠名“XX团队设计”。
五、注意事项
1.参赛方案需符合安全规范,涉及电路/机械结构需附加《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2.获奖团队需全程参与方案落地实施,并认证社会实践学分。
3.咨询联系:李老师,电话0535-6911852(工作日8: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