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山东电视台新闻频道、闪电新闻客户端以《鲁菜师傅“云端”教学 开启鲁菜“出海”新篇章》为题报道了我院与西班牙阿尔卡萨伦职业学院共同举办的鲁菜国际大讲堂第三期课程。突出展示了学院在推进“职教出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区域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
3月24日下午4点(北京时间),一场别开生面的美食文化交流活动在云端火热开展。由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与西班牙阿尔卡萨伦职业学院共同举办的鲁菜国际大讲堂迎来了第三期课程,以“经典鲁菜·红烧肉”为主题,通过直播连线,向西班牙学员传授了这道承载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华名菜制作技艺,让鲁菜的醇厚滋味与文化魅力在伊比利亚半岛飘香。
烟台市鲁菜研究所副所长包淑圣以食材、佐料的选择为切入点,从技法到火候,深入讲解鲁菜“浓油赤酱”背后的烹饪哲学。本期线上教学课程,特别选用“甜口红烧肉”作为教学案例,既符合西班牙饮食中对甜味的偏好,又通过对比东坡肉(苏式)、济南把子肉(鲁式)的差异,展现了鲁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地域特色。
在前两期课程中,学员们已经通过视频连线学习了糖醋鱼条和宫保鸡丁的制作技艺,掌握了中式烹调中的炸溜、爆炒烹调技艺,线上同步制作的两道菜品,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本次课程则进一步交流学习鲁菜中的烧制技巧,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并掌握正宗鲁菜的精髓。
面对线上教学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如教学时间延长、视觉味觉体验受限等问题,课程团队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筹备阶段,包淑圣教学团队帮助西班牙学员模拟练习,并将原有的1人讲解制作、2人辅助的教学模式调整为1人讲解、1人实操、1人辅助的新模式,确保最佳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菜品的制作方法外,中国饮食文化元素也引起了学员们的极大兴趣。“尤其是食品雕刻技艺,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瑰宝,不仅展示了高超的技术,更传递了美好的寓意,成为传播中华美食文化的重要载体。”包淑圣表示,在接下来的线上大讲堂的课程规划上,将学院特色技艺巧妙融入其中,促进鲁菜“文化附加值”的提升。
通过这一系列的鲁菜出海活动,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了解并爱上鲁菜。正如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合作交流处处长孙寿贤所说,“作为中国鲁菜学府,振兴弘扬鲁菜发展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通过此次国际化交流,我们把课程标准、文化技艺植根海外,为当地中餐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近年来,学院坚持深耕行业,向内求索,积极参与专业标准制定。向外发展,以鲁菜为媒,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体验我们的美食与文化,以此提升我们鲁菜之都烟台乃至山东的国际影响力。”
随着鲁菜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期待未来有更多像红烧肉这样充满魅力的鲁菜佳肴跨越国界,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贡献一份独特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