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常常会陷入自我否定的情绪中,过于苛责自己,不知不觉走进“纠结、较劲、反复思索”的怪圈。人们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就会处于一种“内耗”的状态。
偶尔为之,不必过于在意,倘若长此以往,就要小心了,这样的状态会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认清不良情绪,做好自我心理调适,对于驱散心中的“阴云”、保持良好心态来说十分重要。
焦虑:适度的焦虑对人是有利的,它可以让我们保持一定的紧张水平,激发内在动力。但如果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抑郁: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沮丧,易哭泣,愉快感缺乏,做事提不起兴趣,没干劲,缺乏动力。整天无精打采,即使没做什么事,仍觉体力不支。长期的抑郁状态会对日常的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等造成明显影响。
面对这样的问题,可是尝试着接纳自己的恐慌、焦虑等情绪感受和生理反应。这些感受虽然不愉悦,但都是正常的反应,接纳这些感觉会让它得到缓解;也可以与朋友和家人沟通,向他人倾诉或讨论自己的担心和恐惧情绪,或聊一些开心的事情,你也许会就被他人的积极心态和快乐情绪所感染,有利于不良情绪的缓解。
如果发现不良情绪状况持续时间较久、强度较大,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必要可通过心理援助的手段保护自己及家人的身心健康,如拨打心理热线,以下心理热线请大家速速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