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剪纸9年时间的她,是山东省临淄区的一名五星志愿者,她作为学院“剪艺人生”非遗剪纸社团负责人,传播非遗文化已然成为了她的使命,在中宣部主办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王镜雅的非遗剪纸教学视频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
勤奋用心做优秀团员
2021年9月,她怀着懵懂与好奇来到烟台,与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相遇。在这里,她坚定梦想扬帆启航,驶向理想的彼岸。在学习上,她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潜心学习专业知识;在生活上,作为团员积极参加系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并且利用课余时间勤加练习剪纸技能,组织剪纸社团。
万古长青扬传统文化
她曾说过:“每当拿起剪刀,在一张张红纸上进行裁剪时,仿佛在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一张红纸,是她对非遗剪纸的热爱,一把剪刀,是她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她说想把剪纸的乐趣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于是在文化创意系老师的帮助下,组织创办了“剪艺人生”非遗剪纸社团。在社团中,她通过组织生动有趣的民俗剪纸课和丰富多彩的剪纸活动,向社团成员普及了非遗剪纸的历史,传播了传统文化知识。
最近,作为非遗剪纸达人接受了淄博临淄电视台的新年采访,她在电视台录制的即兴剪纸也被收录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
“传承是为了让文化更好地延续!”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热心公益树时代新风
王镜雅还是一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她将自己的热爱与公益活动相结合,利用假期时间参加志愿活动,到敬老院献爱心为老人表演剪纸,参加临淄文化馆活动,还经常去小学、培训机构、银行、社区宣传非遗剪纸文化,曾获得过“十佳志愿者”荣誉称号。
在疫情期间,通过剪纸,为中国加油,传递中国力量。冬奥会期间,利用剪纸作品表达对中国奥运健儿的支持和鼓励。王镜雅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00后”积极的态度和对国家的热爱。
自述:
我学习剪纸9年了,从小我就特别喜欢剪纸,小时候一有空就拿剪刀,剪各种小花,贴到窗户上慢慢欣赏。我的剪纸老师是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孙树英老师,我始终谨记着孙老师的教诲:不描不画,随心剪。孙老师曾说过剪纸的最高境界是心随手动,手随心剪 。
记忆涌上心头,画面出现眼前,剪纸历程逐渐涌现。剪蝴蝶的时候蝴蝶的翅膀总是达不到我想要的弧度,当时有过气馁、烦躁、不服,一遍两遍三遍......不停地练习、失败、再练习。就在一遍遍的失败中让我体会到了永不言弃,永不放弃的精神追求,在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有很大的帮助。
随着剪纸技巧的熟练,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乐趣,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是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我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和追求。
王镜雅一直在不断努力,利用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为社会做着贡献,积极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传播给更多人,通过对剪纸文化的传播,提高剪纸的知名度,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让文化自信根植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